期刊检索

监督下乡的制度基础、运行机制及法治实效——基于监督成本视角的分析
英文标题:

摘要:

在基层法治建设中,监督下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在基层落地的过程,体现了政党引领下基层治理体系的重塑。在运行机制上,监督下乡通过系统而多元的监督方式,建构了问责权主导的约束行政权力的治理模式。由于基层监督在不同的基层治理领域存在不同的成本,监督下乡的法治实效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监督下乡的法治实效主要体现在可监督性较强、合规成本较低的基层治理领域,治理规范化和治理有效性具有同构性。在模糊性治理领域,监督下乡的法治实效不够显著,基层治理在制度层面趋于合规,治理有效却难以达成,凸显出一定程度的法治形式主义。基层法治的生成过程具有渐进性特征,这意味着基层监督体系的运行需要在复杂的基层治理环境中经历制度化调适,具体包括:准确把握基层治理中的法治风险类型,科学设计基层监督体系的预警机制、启动机制和问责机制;强化基层监督的分类治理属性,用好政治监督的不同形态,用准、用活不同的监督方式,确保基层监督力量真正形成监督合力;提升基层监督资源配置的科学性,通过监督机制创新改进监督方式、优化基层监督举措,不断提升基层监督的法治效能。如此,有助于促进基层治理合法性与有效性的统一,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基层治理法治化。

作者:

印  子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年.期:页码 2025.4:0-0
中图分类号:
关键词: 基层法治  监督下乡  监督成本  法治实效  基层治理法治化
英文关键词:
项目基金: